当前位置:首页 >> 共同家园 >> 家园风情 >> 正文
台湾会馆——家·国·梦
——写于北京台湾会馆重张四周年之际
重庆市渝台经贸文化交流中心 http://www.cqytjw.com 来源:台胞之家网
——序
北京台湾会馆建于1890年前后,至今已有百多年历史,2010年5月重张,现位于老北京最为繁华的前门地区。既具有北方民居建筑风格又不失闽南文化元素点缀的三组院落相映成趣,就像他深厚的底蕴一样,娓娓讲述着情牵两岸的家、国、梦。
——家
老北京有句话“东富西贵南穷北破”,过去北京的南城,穷手工匠人、艺人、各地进京赶考的穷举子大多落脚、居住于此,催生出形形色色的会馆、驿站,形成了著名的宣南文化,台湾会馆也在那个时期被赋予了驿站、客栈、同乡会、家的功能。时光荏苒,重张后的台湾会馆依然秉承“台胞之家”的传统,成为台湾乡亲抵京后必到、必访、必经之地。
新意。随着两岸民间交流交往的日益密切,更多展现两岸民俗、为台湾同胞喜闻乐见的交流活动在会馆这一多元化的平台上异彩纷呈——儿童节为在京中小学生演出台湾布袋戏、歌仔戏;邀请在京台商台生端午节在会馆包粽子、立鸡蛋;中秋节邀请台南“雅乐十三音”与北京智化寺“京音乐”上演非遗项目的“合璧”演出;春节期间,邀请两岸书画家共绘花灯、书写春联,举办漳州水仙雕刻展示,以台湾会馆为中心,向前门地区的商户以及全市台胞致以节日的祝福;支持北京首个两岸主题邮局“飞鱼邮驿”落户前门地区;联手北京人艺为台湾会馆构思话剧蓝本等等……台湾会馆在京台两地的交流活动中,不断探索新的形式,丰富家的内涵,谱写两岸交流的一组组新旋律。
——国
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台胞之家里,两岸乡亲共叙乡情、共话家国天下事。从邀请老台胞在台湾会馆热议岛内社情、舆情,到组织台籍中青年进行集中培训;从举办纪念“开罗宣言”专题座谈,到邀请汪毅夫、林毅夫、孙亚夫举办“三夫论坛”。同时,台湾会馆珍视老台胞的宝贵经验和口述历史工作,依托外脑,不断加强专题研究和涉台文物、史料的收集、整理。从“中华缘,京台情”长期展示到《台湾会馆与同乡会》的编写出版;从举办“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专题展览,到“科举制度在台湾”专题展览的两岸巡展;一项项研究成果丰富了台湾会馆的学术氛围和文化底蕴。随着两岸互访的热络,越来越多的两岸政要到访台湾会馆,来自岛内众多县市的负责人选择在台湾会馆举行宣传推介活动,京台两地越来越多的大事、喜事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在台湾会馆的舞台上向公众呈现,人们透过台胞之家满怀欣喜的展望着两岸家国大事的新气象。
——梦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攒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驻足在台湾会馆门前,遥想一百年前,万里迢迢赴京赶考的台湾举子是怀揣着怎样的梦想——半个世纪前,少小离家投身祖国的台湾郎是怀揣着怎样的梦想——中国梦、富强的梦,两岸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承载着先辈的梦想,继承着光荣的传统,饱含着浓浓的深情,台湾会馆终将成为见证两岸同胞梦圆、团圆的地方。也衷心祝愿所有关心台湾会馆的人们梦想成真,好人一生平安。
2014年3月1日星期六,写于北京